close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齊中熙)2013年即將過去,2014年新年的鐘msata聲即將敲響。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系統家具開局之年。這一年,中國應對多重挑戰,實現良好開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改革紅利逐步釋放,民生保障再上臺階。迴首一年,無論面臨困境還是取得進步,你我都共同經歷、感受。
      褐藻醣膠直面挑戰換擋轉型 經濟實現穩中有進
      年底前,山東濰坊諸城市超力機械廠正忙著擴大生產規模。企業負責人趙忠義說,原來廠子每月能生產4到5台變矩器,打算擴大規模後,每月能多生巴里島產兩台。
      國西裝家今年8月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對小微企業發展促進作用明顯。濰坊市對120家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政策實施以來,有45家企業已經擴大生產規模;29家正為擴大產能做準備。
      今年以來,歐美等發達經濟體複蘇進程遲緩,部分新興經濟體陷入增速下滑、通脹再起的“兩難”困境;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處於增速換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極為錯綜複雜的形勢下,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兩個季度下滑,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6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雙雙負增長;電力消費需求回落;鐵路貨運量連續下降……
      “寒意陣陣”,這是浙江義烏標點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勝光對當時企業形勢的切身感受。這家外貿公司上半年歐美、中東業務同比下降六成多。
      面對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經濟大勢,保持調控定力,堅持底線思維,按照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
      “對經濟轉型中的陣痛,企業和政府都有清醒認識。不能總是盼著有意外的利好,而是要在轉型升級上真正下決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在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措施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被再一次激發。
      下半年,中國經濟初步扭轉連續下滑勢頭,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反彈0.3個百分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穩中略升。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4%,連續4個月回升,創出18個月以來的新高。全年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
      “隨著中央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措施到位和顯效,企業生產經營環境逐步改善,製造業繼續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
      體制機制持續創新 改革紅利逐步釋放
      自9月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行以來,這片28.78平方公里的區域已經成為中國最令人關註的一塊改革熱土。即使臨近歲末,綜合服務大廳里有意前來入駐自貿區的企業依舊絡繹不絕。
      2013年,“改革”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關鍵詞,從中央到地方,創新腳步扎實有力,改革大幕徐徐打開。
      --精簡機構,簡政放權。年初,《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經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國務院組成部門減少至25個。此後,新一屆政府“自我革命”,一年中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簡政放權成為深化改革的“馬前卒”和宏觀調控的“當頭炮”。
      --金融改革大提速。國家放開了除個人房貸以外的貸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更多民營銀行呼之欲出,銀行業市場競爭將更加充分。
      --壟斷行業改革取得新突破。鐵路繼初步實現了政企分開後,進一步向地方和社會資本開放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等的所有權和經營權。
      --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繼續深化。完善了成品油價格機制,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取消調價幅度限制;建立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適當調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
      --一系列財稅、工商利好政策出台。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改革,今年8月1日從試點擴圍到全國,預計全年減稅超1200億元;對小微企業暫免增值稅和營業稅,使市場主體負擔減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著力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
      時至年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總方向、時間表等,並對改革作出系統部署。
      “即使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央也註重以改革統籌各項工作,成為今年以來宏觀管理方式的最大創新,是今年能夠實現良好開局的關鍵所在。”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說。
      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民生保障再上臺階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住上新房。”退休工人高俊平坐在剛剛買回來的沙發上,看著新房感嘆:“10個月時間,黨和政府就讓我家實現了幾十年的夢想。”
      高俊平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棚戶區--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棚戶區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棚戶區改造工程讓他們一家告別了住了56年的“蝸居”,搬到了近50平方米的新家。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2013年,隨著政府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力度的加大和社會管理職能的強化,發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安居工程超額完成任務。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額完成了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建設任務。中央安排230億元補助資金,支持全國266萬貧困農戶改造危房。
      --新增就業人數再創新高。預計201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預計達到1300萬人,超額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
      --物價漲幅溫和可控。1至11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6%,低於全年3.5%的調控目標。
      --社會體制改革打牢民生基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已覆蓋城鄉居民2.1億,累計補償金額6.3億元;14個省區市探索建立了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初步為農業人口落戶城鎮開闢了通道。
      “各級黨委政府積極統籌經濟社會、城鄉區域發展,加大民生投入,改革制約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取得了實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徐漢明說。
      民生建設沒有終點。大氣污染問題、農村“三留守”問題、教育公平問題……一系列民生難題亟待破解。
      2013年,中國“霧霾”天氣頻發。9月12日,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了十項具體措施。1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對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作出明確部署。
      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堅持不懈推進扶貧開發,實行精準扶貧。
      “要圍繞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在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社會事業、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城鄉統籌發展等領域加快改革,補上短板。”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說。  (原標題:2013,你我共同走過——迴首一年經濟生活盤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97ysyl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